[专家点评] 清 张步青雕仙槎泛海笔筒
万新华

这件笔筒高13.7厘米,口径8.5厘米。
张步青,嘉定人。精于刻竹,生平并无师承,但风格近似邓孚嘉。擅刻折枝花卉蔬果,随意点染,便能秀逸玲珑。这件笔筒以留青浅浮雕法刻一仙女手持桑枝乘槎浮于海上,形神兼备,刀法凝练。署款:“顺治丙戌秋月步青”。
留青竹刻在唐代开始流行时,最初只是平面雕刻,将图文部分留下,其余部分刮掉;所刻的纹饰,也只是进行阴阳文或阴文雕刻,只有花纹的变化,而没有雕刻技法的变化。至明末清初,张希黄在唐代留青基础上进行改进,利用竹筠、竹肌质 地色泽的差异,以竹的外皮(即青皮)刻图纹,将剔除青皮后的竹肌作底,创出阳文浅浮雕的留青技法,并从书画艺术中汲取养分,以青皮为地,施加刻绘,颇具中国画笔墨神韵。张步青的这件笔筒技法与张希黄的留青竹刻相似。
这件笔筒现藏于南京博物院。

清匏制缠枝寿字纹碟
[专家点评]

明扒村窑白地黑花三开光花鸟纹鸡腿瓶
小米
[专家点评]

秦公钟
辛酉
[专家点评]

近现代江寒汀新苗
田田
[专家点评]

西汉四兽穿銎铜斧
翟路
[专家点评]

六朝郑羲上下碑
云海
[专家点评]

清宫二十五宝玺
2015-01-19
[博物杂谭]

帝国辉煌—望野先生藏唐代陶瓷特展
2015-01-04
[博物杂谭]

故宫陶瓷馆自拍宋瓷精品大图欣赏
2014-11-30
[博物杂谭]

中日仿曜变天目的陶艺家
2014-07-28
[鉴藏家]

西周琢玉的光彩篇章——晋侯墓地出土玉器概
2014-05-13
[鉴藏教室]
陶瓷艺术创作中与水彩画的融入初探
余俊贤
2013-03-04
[百家争鸣]
谁动了李可染的遗作?
2009-03-20
[博物杂谭]
中国古书画,能出第二个《赤壁图》吗?
2008-12-11
[博物杂谭]
四川磁峰窑酱釉瓷探索
伍秋鹏
2007-10-16
[百家争鸣]
古玉鸡古白沁色的真相
2007-07-02
[博物杂谭]
苍璧悠悠万古情
王敬之
2005-09-16
[博物杂谭]
玉蝉与玻璃蝉的区别与特征
周长源
2004-10-08
[鉴藏教室]
邛窑:西部的辉煌
张天琚
2004-04-16
[百家争鸣]

梅瓶应称经瓶
刘东瑞
2003-06-20
[博物杂谭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