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专家点评] 明代 “大黑天”金像
辛酉

这尊明代大黑天金像,高9.4厘米、底宽5.4厘米、边厚0.15厘米,中(堆塑)厚1厘米。孔径0.15厘米,重114.1克。为大黑天舞姿神像,有拱面的圭形火焰纹背光,背光边缘一周共有10个小穿孔。从其器形看,此件金像属于帽饰。
此佛像作赤足“左展立”姿,头戴五骷髅宝冠(“五叶冠”),面相长圆凶恶,怒目圆睁,双眉上扬,垂耳及肩,衔环,大鼻巨嘴,露出两颗獠牙,身披飘带,腰系缨珞,着短裙,双手曲肘向前,肘间兜搂一“棒”横置于胸前,右掌斜握一件“髅器”(“妥巴”),腰缠二蛇(“黑、白二蛇”),手、足腕各套有“数珠”饰,双跣足,足掌朝外,踏在一个仰面平躺的“地神女天”身上,“地神女天”则躺在七瓣的覆莲座上。杵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,后来被密宗吸收为法器。金刚杵表示坚利之智,可以断烦恼、伏恶魔。
此器的背光和佛像是先分别制作,再焊接成一体。背光及火焰纹系捶揲、冲压而成,佛像系铸制。除边缘10个小孔外,背光板的反面(凹面)上还有因捶揲而留下的小钻孔。出土于明代梁庄王墓。

明晚期沉香木雕松竹梅图笔筒
[专家点评]

明蓝瑛寒岩积雪
傅以新
[专家点评]

明嘉靖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
翟路
[专家点评]

宋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
远帆
[专家点评]

唐兽首衔环银熏炉
翟路
[专家点评]

战国银虎
翟路
[专家点评]

朵云轩画笺
小聃
[专家点评]

清早期吉祥如意白玉佩
雅博
[专家点评]

图说梅瓶的演变过程
2015-04-23
[鉴藏教室]

王世襄—古董鉴定的精髓,藏友们不妨一读
2015-01-04
[鉴藏家]

宋元影青瓷辨识
高松年
2014-12-29
[鉴藏教室]
宫藏及著录作品考(上)——唐寅《金阊送别
高鸿
2013-06-17
[鉴藏家]
雕刻纹铜镜鉴赏
孙立谋
2013-06-14
[博物杂谭]
铜官古窑釉下彩:陶瓷史上的"第一抹浓妆"
吴越蓝
2010-04-14
[博物杂谭]
何香凝:艺术背后是执著
2008-09-04
[博物杂谭]
也谈“南宋关子钞版”
叶真铭
2007-02-28
[百家争鸣]
千秋绝艳话插图
周力军
2006-12-30
[鉴藏家]
鸡翅木的个性
马未都
2006-12-08
[博物杂谭]
胡适珍本《金瓶梅》从不示人
孔润常
2006-09-29
[鉴藏家]
论明代杂彩和素三彩瓷器
吕成龙
2002-01-17
[百家争鸣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