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专家点评] 战国 十六节龙凤玉佩
翟路

这件战国十六节龙凤玉佩,全器成长带形,共分十六节,另加十一个活动环扣组成,长48厘米,宽8.3厘米,厚0.5厘米。玉料呈青白色,由五组主体构件套扣成一个似长龙形的整体。各组均透雕成龙、夔龙、凤和璧、环形,其形象正面和侧面兼备,并两面雕刻成阴刻龙凤的嘴、眼、角、羽毛、尾、爪等,主纹表面再饰以谷纹,杂以弦纹、云纹、斜线纹。除透雕的龙凤和盖面等主纹外,两面还有雕刻或阴刻的龙凤蛇等,其中有的仅具兽面。全器共透雕和阴刻出三十七条龙,七只凤以及十条蛇,它们的形象千姿百态,栩栩如生,并往往相对称。在第十四节和第十五节上,出现凤爪抓蛇的一面,十分生动。纹饰繁缛到如此程度,令人叹为观止!

南宋吉州窑海水纹炉
[专家点评]

宋欧阳修灼艾帖
小聃
[专家点评]

秦汉西狭颂之二
田田
[专家点评]

清竹雕莲生贵子摆件
雅博
[专家点评]

元气淋漓幛犹湿,真宰上诉天应泣蒲华
学文
2007-02-02
[网上展馆]

陈和平先生珍藏吉州名品特展(上篇)
2015-07-24
[博物杂谭]

文化是青铜器的收藏底色
朱珞丹
2015-01-14
[百家争鸣]

《关山积雪图》与文徵明的师友情谊
2014-12-26
[博物杂谭]

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观画记
2014-10-14
[博物杂谭]
素三彩低调的高贵
李臣
2013-02-21
[鉴藏教室]
北京和台北:两岸故宫的家底
蔡 伟
2010-03-21
[博物杂谭]
考古学与艺术史:“共生”的学科
曹意强
2010-03-10
[百家争鸣]
龙山文化熏炉是如何发现的
2009-07-29
[博物杂谭]
民营博物馆拿什么活下去
2009-02-16
[博物杂谭]
从玉石矿物内变规律看古玉沁色
徐文宁
2007-04-17
[鉴藏教室]
精工巧极识竹黄
吴少华
2007-03-15
[鉴藏教室]
清三代珐琅彩瓷器装饰特征
李贵镇等
2007-03-09
[博物杂谭]
国宝重器司母戊鼎的传奇经历
李先登
2007-01-31
[博物杂谭]
三位现代收藏名家
飞飞
2005-07-13
[鉴藏家]
沈尹默的意义及其局限与不足
老樵
2002-03-25
[百家争鸣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