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专家点评] 唐-五代安徽绩溪霞涧窑青瓷五花口盏一对
楼钢


五代 绩溪霞涧窑青釉五出筋茶盏(底足)

五代 绩溪霞涧窑青釉五出筋茶盏(细部)

五代 绩溪霞涧窑青釉五出筋茶盏(细部)
敛口、斜腹、圈足、施青釉、腹身有五条拉线,灰胎,口沿处釉面有细碎的牛毛纹。过去不少玩家都把这类的碗盘当作是越窑的粗瓷,其实差矣!
唐时中国陶瓷生产格局呈“南青北白”的局面。南方青瓷以浙江越窑为代表,到晚唐五代时达到顶峰。青瓷的兴盛也带动了周边地区一些地方性的窑口,他们纷纷学习越窑的工艺技术甚至连造型也大至相同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“越窑系”。当时皖南的一些窑口也属于这个范畴,绩溪霞涧窑就是其中之一。
楼钢

北宋湖田窑青白釉刻娃娃纹碗
文心力
[专家点评]

清中期牙雕人物方笔筒
[专家点评]

商卷云纹圆形玉坠饰
[专家点评]

汉左卧姿红釉陶犬
翟路
[专家点评]

清竹根雕双牛摆件
刘晓丽
[专家点评]

论徐悲鸿先生对中国人物画的贡献和现实意义
2003-05-23
[名家名品]

说壶
苡仁
2003-05-16
[网上展馆]

白瓷呈多色
2015-10-09
[鉴藏教室]

上谷战国红:迅速蹿红的藏界后起之秀
白頔
2015-03-03
[博物杂谭]

81幅著名中国书画赏析,一定要珍藏!
2014-11-08
[博物杂谭]
收藏老家具切勿乱动手
2009-08-24
[博物杂谭]
“土文物”收藏方兴未艾非遗项目值得关注
2009-06-10
[博物杂谭]
收藏圈里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事
2008-11-07
[鉴藏教室]
古董家具收藏应从拆装开始
2007-09-26
[博物杂谭]
古陶瓷底足鉴别常识
2007-09-20
[鉴藏教室]
玉中之王:翡翠的收藏价值判断
2007-08-17
[博物杂谭]
点滴玉器保养
纪予
2007-07-26
[百家争鸣]
大盂鼎世家
吉金
2007-04-25
[博物杂谭]
冯骥才:从潘家园看中国民间文化的流失
2007-03-30
[鉴藏家]
对书画作伪的方式、方法的鉴定
徐邦达
2003-07-04
[鉴藏教室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