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家栋
第 1 页 共 16 页 |  |
|
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,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。吉州窑的烧造工艺既能承前启后地充分吸取南北各名窑的先进经验,又能继往开来,有独到的创新。它以精湛独到的烧造工艺,严谨规范的操作工序,还有技艺高超的名工巧匠,对中国瓷业的发展和提高,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,对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与文化交流,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一 吉州窑概况
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县永和乡境内,北距吉安市约八公里。在永和圩西侧约二公里长、1.5公里宽的范围内,窑包重垒。现有废窑堆积二十四处,总面积达八万零五百二十五平方米,称之为【永和窑】。《明东昌志》(手抄本)载:【永和名东昌,地旧属泰和,宋元丰间(公元一0七八—一0八五年)割属庐陵,遂川泰和为西昌,永和为东昌,东昌之名,肇于此】【至五代时,民众其地,耕且陶焉,由是井落圩市,祠庙寺观始创。周显德初,谓之高唐乡临江里磁窑团,有团军主之。及宋寝盛,景德中为镇市,置监镇司,掌磁窑烟火事,辟坊巷六街三市……附而居者至数千家。】昔日永和城【百尺层楼万余家,连廒峻宇,金凤桥地杰人稠,鸳鸯街弦歌宴舞】,发展成为【民物繁庶,舟车辐臻】的“天下三镇”之一。
二 窑床结构与作坊遗迹
吉州窑兼具有南北方两类不同形制的窑床结构。 一九八一年永和本觉寺窑床与古代南方产瓷区—样,属斜坡式【龙窑】类型,但仍有其自身特点。窑床由平地起建,先用匣钵、瓷片和砂上垫基,窑床建在其上。窑壁采用红砖横平错缝叠砌,窑头至火膛加砌两层红砖。从窑壁的三道边棱分析,窑床曾经过三次改建。根据所出遗物推断,该窑建于晚唐五代堆积之上,上层系宋代遗迹。它与浙江龙窑【依山而建】的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。明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卷中载:【凡缸瓶窑不于平地,必于斜阜山冈之上,延长者或二三十丈,短者亦十余丈。……盖依傍山势,所以驱流水湿大患,而火气又循级透上。】元蒋祈《陶记》和《江西通志》卷九十三等史书均有记述。它印证并弥补了文献记载。 |
第 1 页 共 16 页 |  |
|
|
|